跳到主要內容

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整治基金管理會

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整治基金管理會20年紀實
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整治基金管理會
一顆推動再生的種子,人與土地回到最自然的關係
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整治基金管理會20年紀實 點擊移動至下方紀實區塊
:::
紀實

20週年大事記

制度的建立來自於法律,土污基管會遵循法律規定並訂定子法輔助母法施行,同時隨著時代演進修正母法。

了解更多紀實內容
成果

各項業務成果

農地土壤污染3階段查證
  • 71~90

    污染潛勢網格調查

  • 91~98

    污染查證細密調查

  • 99~106

    系統性污染調查

農地農地改善現況
  • 370公頃

    列管中 2720筆

  • 769公頃

    已解列 4573筆

地下水監測重點
  • 區域性監測井網掌握背景地下水質狀況
  • 定期評估維護監測井確保水質代表性
  • 完備地下水監測法規制度提升管理效率
  • 整合監測資訊建置整體預警監測系統
地下水管理重點
  • 完備地下水水質監測架構
  • 發展調查評估技術
  • 強化污染源頭管理
目標

預防.管理.整治

過去的土壤及地下水保護工作著重調查作業,未來重點將轉移為預防、管理及整治,投入研發本土化技術,協助土壤及地下水產業發展,並透過辦理國際性參訪及研討會議,讓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工作成為與國際接軌的橋樑。

發展多元管理及風險分級策略,建立長期且有效保護品質的監測與預警程序
定期追蹤因應調整,達到水質污染預防及保護的成效
與各部會共同合作,共同推動水體底泥品質及用水安全管理策略
面對工廠運作可能潛藏污染問題,有效緝查對於嚇阻不法更具成效,大幅提高業者守法意願。
持續推動工業區分級燈號管理制度,提升有效監測範圍及督促目的
透過建立分區改善與土地利用作業原則,期能提升加速場址污染改善與提升改善效益
土壤屬自然資源,應盡可能去除土壤中污染物質,使其回歸土壤用途或再利用方式轉化為資源化產品
規劃成立風險輔導團,提升機關與民間執行場址風險管理成效
為提醒更多事業注重用地土壤品質,規劃將高污染潛勢事業納入第三批公告事業
透過系統強化資料統計分析,提供管理者快速瞭解各業務全面向執行狀況
未來將持續研析整治費徵收電子化精進措施,精簡申繳流程及優化行政效能
彙整及研析國內外土壤及地下水整治技術發展現況,精進我國土壤及地下水整治工作及技術研發
歷年辦理亞太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工作小組事務會議、臺美技術講習會等活動
:::